近日,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(以下简称报告)。从总体来看,今年以来,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,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,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。
报告提出,下一阶段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,总量适度,节奏平稳,搞好跨周期调节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。
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博士、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等业内人士表示,此次发布的报告有不少新变化,包括删除“不搞大水漫灌”“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”,新增“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导”,新增“疫情‘伤痕效应’尚未消退”“利率水平适当向‘稳健的直觉’靠拢”“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”“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”等内容。
国盛证券认为,当前经济仍是弱复苏,从本质来看是内生动力不强、需求和信心不足,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,尤其是以扩信贷为主的结构性宽松,降准降息也可期。
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
“今年以来,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,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,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。主要体现在货币信贷合理增长;信贷结构持续优化;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,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。”对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,报告总结称。
近年来,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带动下,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降低,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。今年3月,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.34%,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95%,均处于历史低位。
报告指出,下阶段,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,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, 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健全 “市场利率+央行引导 →LPR →贷款利率” 传导机制,为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营造有利条件。
此外,宏观意义的利率水平应与自然利率基本匹配。若利率持续偏高,会导致社会融资成本高企,形成供给缺口和需求萎缩,不利于经济发展;若利率长期过低,又会带来产能过剩、通货膨胀、资产价格泡沫、资金空转等问题。超高和超低利率政策难以长期持续,必将冲击经济金融稳定。因此,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十分重要。
因此,报告还提出,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,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,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,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。
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
报告特别对广义货币(M2)与存款增长进行了说明。
今年以来,我国广义货币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。对此,报告分析称,这是宏观政策适度发力、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体现。
从商业银行看,前期政策的传导效果进一步体现,带动广义货币较快增长。银行信贷投放加快,有力满足实体融资需求。
从企业和居民主体看,一方面,企业和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,推升了广义货币增速;另一方面,疫后实体经济的生产流通传导、 消费需求等恢复仍有时滞,经济循环阻滞摩擦未消,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降低,市场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预防性储蓄存款上升。
“从中长期看,经济平稳增长、物价稳定是检验货币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关键。”报告认为,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,实现了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。
报告判断,未来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、市场预期持续好转、经济加快恢复,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,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,有利于广义货币和存款平稳增长。
当前未出现通缩
今年以来,我国CPI(消费者物价指数)涨幅逐月下行,4月涨幅降至0.1%,PPI(生产价格指数)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。一时间,出现了关于我国经济已经出现通缩迹象的声音。
对于上述有关说法,报告进行了“辟谣”: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。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,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,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。
“从中长期看,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,货币条件合理适度,居民预期稳定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”报告分析表示。
据悉,下阶段,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,总量适度、节奏平稳,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,加强与财政政策等协调配合,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,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,保持物价基本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