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%左右
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《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》显示,2022年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69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3.6%;全国全口径发电量86939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3.6%。2022年,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31443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8.6%,占总发电量比重36.2%,比上年提高1.7个百分点。
“报告预测,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,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%左右,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。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说。
他表示,根据报告,预计到2030年,我国电气化进程将进入中期转型阶段,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%左右,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终端用能部门电能替代不断加强。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,预计到2030年,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60%左右,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50%,非化石发电量增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比重达到90%左右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逐步攀升,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,煤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,电源多元化发展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。未来电力系统将呈现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的格局,大电网将长期作为我国电网的基本形态,分布式微网将成为有效补充。
夏季持续高温带来电力供需挑战
近年来,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,世界各地频繁创下高温纪录。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,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宣布厄尔尼诺条件形成。近期,我国部分地区高温持续,局部地区气温高达40。
“夏季持续极端高温的出现,给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带来较大挑战。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说,持续极端高温,将拉动用电负荷快速增加而发电出力有所下降,导致部分地区的电力供需偏紧形势进一步加剧,增大了电力保供难度。
近年来,我国有多个省级电网夏季降温负荷占最高用电负荷比重超过40%,少数省份降温负荷比重超过50%,气温对用电的影响越来越突出。
持续高温拉动用电负荷快速增加、负荷峰谷差加大。例如,2022年华东电网年最大峰谷差超过1.1亿千瓦,年最大峰谷差率超过了40%。”蒋德斌说,巨大的峰谷差增加了电网平衡的难度,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缺乏的问题更加凸显,导致电力系统调峰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另一方面,持续高温造成部分发电出力下降。
“在极热天气下,大范围的静风环境导致风力发电机无风驱动,使得风机出力大幅下降甚至无出力;温度过高时,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反而会降低,导致光伏发电出力下降;厄尔尼诺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极端干旱现象,导致这些地区的水电出力减少;夏季高温时段火电机组出力也会受到影响;此外,持续极端高温环境下,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将有所增加。”蒋德斌说。
电厂煤炭库存处于近年高位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基础
那么,我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有保障吗?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,当前我国电煤供应整体充足,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奠定了基础。
“当前,我国电力企业持续抓好电煤采购,提升存煤保障能力。电力行业燃料统计口径电厂日均入场煤量同比增长13.1%,煤炭库存基本处于近年高位,截至6月29日,中电联燃料统计口径内燃煤电厂煤炭库存1.2亿吨,同比增长2444万吨,为近4年以来最高,平均可用天数为24.6天,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”韩放说。
韩放介绍,电煤消耗方面,1-5月份,我国发电供热消耗原煤10.8亿吨,同比增长6.1%。煤炭供应方面,1-5月份,生产原煤19.1亿吨,同比增长4.8%;进口煤炭1.8亿吨,同比增长89.6%。
“但近几年电厂耗煤量增速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,电厂存煤存在热值低、结构差等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电机组发电出力,值得我们关注。”